「徬徨之刃」 東野圭吾
我寫最多的就是東野的作品了吧,誰叫他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作家。即使如此,我並不是盲目崇拜的書迷,沒辦法做到照單全收,總是會有一兩部看完覺得不過爾爾。
「徬徨之刃」不是不好看,一直都最後收尾前,鮮明的人物刻畫和快節奏進展依然吸引我的目光。但就在收尾,東野退縮了,留下一個反高潮,草率的結局。就像明明該是一頓美好的餐聚即將結束,你想喝完那一口咖啡,吃完最後一顆草莓,當作完美的句點,服務生卻不識相闖入收盤子,板著臉告訴你本店打烊,請你快滾。
因為「徬」的主題有點敏感,但可能人人都想過------被害者家屬(或被害者)有權利私自處決兇手嗎?
這是很適合辯論會的題目,適合創作的題材,可以理性探討法律道德之間的平衡點,也可以順從人性弱點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東野這裡的處理明顯是感性的,小說裡的價值觀是黑白分明善惡兩立,好人是絕對的好,壞人是十足的惡。東野費盡心思煽情描寫不良少年集團是如何迷姦蹂躪無辜少女,而主角的女兒也是犧牲者之一,甚至因此送命,本是單純上班族的主角因此踏上為女復仇的不歸路。
夠芭樂,卻好看,一路看下去很難不同情這捨棄正常生活只為復仇的父親,對照愚蠢又殘忍的犯罪青年,你會打從心底希望他們「死好啦」,以填補平日在社會新聞上看到重刑犯漫不在乎的欠揍嘴臉的不爽快。即使你的理性知道,私刑是不可取的。
所以快到結尾時,你會希望主角扣下板機轟爛兇手的頭。在小說裡,這是黑白分明的世界,就只差幾公尺,「好人」的正義即得以伸張,「壞人」注定墜入無間地獄。
可是沒有。在警方,主角,兇手的三方對制下,伏法的反是主角,主角留下生死未明的結局,就轟然結束。難道是寫至最後一頁,東野才猛然警覺復仇無用論嗎?如果想要真心討論法律與人性之間的曖昧與矛盾,那一開始又何必寫得如此黑白分明?
比較起來,韓國導演朴贊郁在「原罪犯」與「親切的金子」中真是老實的多,不愧是泡菜國的電影。復仇毫不手軟,生猛夠力,復仇高潮後的空虛,更是讓人唏噓。
我想,難道東野也徬徨了嗎?
「彌勒之掌」 我孫子武丸
我孫子…是作者「我孫子」(他的名字真容易引起誤會),前作「殺戮之病」太讓人印象深刻,所以當聽說「彌」書仍延續敘述性詭計這噱頭時,我幾乎是抱著既期待卻又有些膚淺的好奇心拜讀。
膚淺的是以為又會有什麼勁爆場面,期待的是在本作主題「新興宗教」這個梗之下,他是否能挖出更深層的心理黑暗面。
我承認我一開始的確是帶有一些膚淺的獵奇心態來閱讀的,但大概看了幾頁之後,了解這是中年大叔的尋妻之旅後,也即刻收起看水果日報的輕佻,認真看待作者是否能剖析在婚姻危機中的迷惘新興宗教的平凡中年人。
結果,嗯,大概是這次的文字太樸素了吧,樸素得像流水帳。只看到兩個男主角(另有一名尋找殺妻凶手的警官支線)的自怨自艾,與嘮叨抱怨,偏偏寫得又不夠犀利幽默,比起鄰家阿桑的三姑六婆更令人無聊到沮喪。
這毫無頭緒的無聊直到最後一章節才全數爆開,當然多少跟「敘述性詭計」這技巧有關,但我只能說這爆點真的出來得太晚,太晚了。
就像我先前用收尾倉卒的餐宴來形容「徬徨之刃」,「彌」書則是讓我想到上禮拜吃的難吃喜宴菜;雖然它的難吃只能算我近年吃到的第三難吃,但還是好難吃,害我那天還特地盛裝打扮,只因喜宴地點是在101大樓這個膚淺的理由,我就盲目相信菜色水準應該也和101大樓一樣高。
但是奇蹟的是,最後的餐後甜點居然來個大逆轉!可惜,我早就被前面味如嚼臘的餐點弄得胃口大失,只能在心理怨嘆「你出來得太晚,太晚了」。
- Jun 29 Sun 2008 03:52
看完書後要做功課(下)-----------徬徨之刃。 彌勒之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