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三年多前在明日報新聞台發表的電影感想,因為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擊案觸發的念頭,讓我很想把這部片再一次介紹給大家。否則就不會厚著臉皮把現在看來文筆或編排真是做作的可以的拙作搬出來獻醜了。(羞)
內容是針對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的紀錄片「科倫拜校園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而寫的。這部片尖銳的議題與拍攝手法當年引起很大的轟動,比如導演的自我意識過於涉入,刻意引導被訪者的談話與情緒,已經超出紀錄片該有的定位;以及導演在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時上台領獎後的激動發言──布希,你真可恥!
但是即使導演為這部片有這麼多不當的操作,我還是要說,這的確是部值得看的電影!不管是美國擁搶文化背後的價值觀,政客的操弄,媒體的誤導與嫁禍,還有回到最重要的柯倫拜事件,麥可摩爾都用功地蒐集了大量資料,然後用生猛又煽情的旁白與鏡頭告訴你:給我專心看!老子就是這麼想的!


看完「科倫拜校園事件」的兩個禮拜後,
我才有時間寫出一點小小的感想。

在那之前,
正好重看了我十分喜歡的漫畫家的作品──浦澤直樹的「怪物」。
意外發現,
兩部運用不同媒材,不同主題,不同風格的作品,
在闡述作者的價值觀與理念時,
竟有頗多不謀而合的驚喜。
恐懼,憎恨與猜疑的幽黯心靈,
是使人類歷史不斷重復悲劇的因數。

浦澤直樹在「怪物」中,
塑造了一名擅長玩弄恐懼,洞悉人心黑暗面的奇異少年──約翰。
爲了填補他扭曲的心靈黑洞,
使得故事背景地點──德國,
發生了多起無法解釋的冷血連續殺人案件。
最後是在因故捲入殺人案件莫名背黑鍋的男主角,日籍醫生天馬賢三;
爲了洗刷冤屈,
迄而不舍地追查真凶,才使多起冷血謀殺懸案
揭開了真相。

這部作品你看不到灑狗血般的殺人場面。
浦澤直樹用漂亮的分鏡,精准的故事節奏,
告訴你人們被恐懼憎恨玩弄的心理變化。

回到「科倫拜校園事件」上。
導演麥可摩爾也在喋喋不休的旁白與快速變換的鏡頭中,
意有所指的告訴觀衆,
冥冥之中,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操縱人心的黑暗。
但是「科」片是真實事件,
與虛構的劇情漫畫「怪物」畢竟不同。
麥可摩爾無法,我想任何人也無法,
丟給觀衆一個答案說﹔
某某人就是煽動大衆恐懼,互相憎恨的始作俑者。
所以不是美國總統小布希,
不是老牌演員亦是現任美國步槍協會主席卻爾登西斯敦,
不是搖滾歌手瑪莉蓮曼森。
當然,
更不會是約翰!


我問過約翰,他到底是做了什麽?
他這麽告訴我。
像這樣把一塊浸了油的布丟到柴火裏…
怎樣?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人一多,就會産生憎恨之心。
我只是在上面倒了一點油而已。
(怪物) 第三集/第五章 小小的實驗  原著/浦澤直樹

在「科倫拜校園事件」中,不斷被提及的一個詞句───
恐懼。

1999年在美國的科倫拜高中內,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刑案。
兩名青少年拿著機槍瘋狂掃射朝夕相處的師長與同學。
導演麥可摩爾以這件瘋狂刑案爲引子,
拍出了「科倫拜校園事件」這部作品﹔藉以探討
在美國社會中沈屙已久的黑暗───
槍枝泛濫、種族歧視、嗜血的新聞媒體、充滿暴力色情的影音産品、以暴制暴的歷史背景;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疏離。

那麽,你以爲上述的原因就是造成慘案發生的答案了?
諷刺的是,當我們正以爲如此﹔
導演接下來就用戲謔而尖銳的影像與旁白,
告訴我們這些問題在許多文明國家全都有。
可是,卻獨獨在美國因此造成
每年有超過一萬一千人慘死在槍擊事件的沈痛紀錄!

我很想用一句老套的話來作爲這個文章的收尾。
「導演並沒有給我們答案。」
其實有。我認爲有。至少是一半的答案。
過度的恐懼。
社會種種黑暗面匯流成一股恐懼的總和。

但是操縱恐懼的人是誰?
玩弄恐懼,使其進化爲憎恨之心
教導人們只想以消滅異己爲解決恐懼方法的人
又是誰?
這是麥可摩爾提出的
另一個沒有答案的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o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